第 58 章 亲亲(2 / 4)

,已将边境地区纳入监控范围,可保障琉璃之城的居民正常工作、生活,不受污染物影响。】

这条消息一出来,原本准备去市场扛几袋大米回家的行人,当即就跟家人说“不着急不着急了,囤多了以后不新鲜了”;正要多腌制几麻袋咸鱼的渔夫,停掉手里的动作,哈哈大笑道“不腌了不腌了,中午就煮了它!”

那盘旋在城市上空的、让人紧张让人不安的气息,像是太阳升起后的薄雾,瞬间消弭于无形,再也成不了气候。

凌鹿看着周围人一派欢乐的脸,低下头,给厉行洲发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外加一句:【先生真的太帅了!】

没一会儿,通讯器又震了一下。

他以为是厉行洲回复了。

没想到,是官方推送的另一条信息:

() 【今日中午12点,余志诚总理和厉行洲少将,将通过远程连线进行广播,就广大居民关心的事项进行说明。】

咦?

先生要……做广播?

*

这一上午,凌鹿和小孙两人忙得就连杯水都没时间喝。

原因无他:人们排着队地来修收音机。

自从大家收到通知,知道厉将军要上广播做说明之后,几乎全城所有人都停下手头其他工作,开始调试自家的收音机,唯恐错过中午这场广播。

这一试,自然就会发现不少收不到电台的、发不出声音的、或者干脆开不了机的。

于是乎,不少人都抱着或大或小的收音机,直奔这城里唯一一间机械师工作站。

虽说凌鹿的速度快得远超常人,但今天上午报修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就这么忙活到了11点半,还有好些人没排到。

凌鹿看着这几乎排到了码头的队伍,挠挠头,干脆和大家商量道:“要不这样,我给工作站的收音机加个扩音器,还没修好收音机的,就在这里和我们一起听吧?”

排队的众人自然是拍手称好。

就这样,在这个风和日丽、春风暖人的中午,碎月河的码头边摆出了一台接着大型扩音器的收音机。

而收音机周围,坐了好几圈的人。

这些人里,除了那些没来得及修好收音机的人,还有附近的渔夫,在外面晒太阳的老奶奶老爷爷,甚至还有单纯路过的行人……

他们或许有自己的收音机,但他们觉得,这样和其他人一起听广播更带劲。

人们席地而坐之后,很快就启动了闲聊模式。

有人在试图猜测今天厉将军到底要说什么,但更多的人,在小声议论厉将军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

毕竟厉将军之前从来没有上过广播,平民们没几个听过这位年轻将领的声音。

这时,有人问:“厉将军的声音,是不是那种特别凶,特别粗的啊?毕竟他是那么厉害的人!”

有人怀疑道:“不应该吧?报纸上的厉将军看着很英俊啊。那么英俊的人,声音不应该太粗哦?”

又有人应道:“可是将军常年在军营,肯定都要大声说话的——时间长了,自然是嗓门又大又粗。”

旁边人附和道:“对对!以前我家楼下有个军人,那个嗓门儿大的哦!”

听见周围的议论,凌鹿在心里偷偷想着:嘿嘿,你们猜错啦!先生的声音是最好听最好听那种!一点都不粗,一点都不凶!

12点到了。

周围迅速安静下来。

广播节目开始。

主持人提前搜集了居民们关心的问题,再一一给到余总理和厉将军,由两人远程作答。

在电台主持人念出几个问题后,信号切到了余总理那边。

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没有一句空话套话,全是货真价实地在回答问题。

比如新草药基地的产量(),比如贸易业的转移……

老人条理清晰的解释⒋[((),让人心里十分踏实,让人能真实地感受到:第三区确实早就做好了准备,不会因为这场变化而发生大的波折。

特别的,老人还提到,在第三区的军队顺利接管原第四区的卫星城、完成基础设施重建后,会派出研究院的农学专家前往卫星城实地工作,尽快恢复、扩大卫星城的生产,为第三区居民稳定提供“之前需要从第四区进口才能获得的药品、食物”。

这话一说出来,广播前的听众,无论是哪个城市的,都激动不已。

有人说,这下好了,第四区想坑我们,没想到倒是把土地和资源拱手送给了我们。

也有人纠正,说那可不是拱手送,那都是第四区留下的烂摊子——

要不是厉将军的军队行军快,抢修快,第四区留下的卫星城肯定早被污染物踏成了废墟,别说恢复生产了,连城墙估计都没了。

余总理回答完了主持人的问题,又说了些平实、但饱含鼓励意味的话,就到了向厉将军提问的时段。

厉行洲回答的问题,自然还是和对抗污染物、修复外围防线相关的。

他的声音很冷很硬,像是一柄能切断一切的刀。

他的回答比余总理的简洁许多,有时候甚至只会用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