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 章 番外五(红尘)(1 / 4)

帝京紫禁广场上的立地大屏电视正在播报晨间新闻,端庄美丽的女主播低着头看了眼手腕的个人终端,

“▯(),

广大观众朋友们,现插播一条简讯,康熙大帝曾在法国御用过的文房四宝将于今天下午五点半登陆京西机场,在宝辰博物馆与大家见面———”

宽阔的广场上只有廖廖的人影,有刚下夜班的,还有一手拿着早餐一手提着公文袋赶早班的,听到在上空回荡的声音,他们都停下脚步仰头看去。

苏辰是个兼职外卖员,刚送完了一单,跟着大家一起看了眼大屏幕,骑上外卖车便如水中的一尾倏然来去的鱼儿快速离开了这个地方。

他爸前几天从工地的脚手架上摔下来,昨天下午刚出院,弟弟大学还没毕业,一家子的重担都压在他身上。

苏辰也才刚毕业没多久,工资很低,便只好拣早晚的时间跑外卖挣外快。

一直送到早八点,他才把车子停到公司楼下,直接脱掉外卖小哥的衣服穿上黑西装往办公大楼跑。

边跑边吃一块三明治早餐。

虽然这样的日子很辛苦,苏辰心里却很满足,好像他曾经也是一个人这么辛苦的奋斗过,每天忙忙碌碌回到家面对的只有满屋孤独。

现在却有老爸有弟弟,他觉得再累点都没问题。

一天繁琐的上班时间过去。

“苏辰,这个方---”

苏辰踩点的功夫比他们的小组长还快那么一秒,在他的话完全说出来之前成功跑出办公室。

手机随即嗡嗡的震动,也不管。

反正他的东西早就做完了,其他的都别找他。

苏辰一点也不怕被解雇,解雇了就重新找呗,反正这一个月工资才刚刚跟他早晚送外卖的外快齐平。

苏辰都想好了,万一被解雇又找不到工作就送一段时间外卖,等老爸的身体好了再去正经找工作慢慢熬。

地铁站一如既往地拥挤。

苏辰打算着在出站后给老爸买几根排骨炖汤喝,坐在他面前的一个中年大叔正在刷短视频,声音巨响,一会儿一条的,都是在说历史名著《红楼梦》。

《红楼梦》作于雍正年间,当年一出就引起了书界报界的震动,中央书局还给它出过三期精装版,火爆程度力压早年辰亲王都在追的大型系列短篇《聊斋志异》。

作者曹雪芹也因此而闻名全国,甚至在当时交流还不算频繁的世界范围内,都一跃成为著名小说家。

清朝的皇帝很喜欢去西方旅游,中西的文化交流也因此很频繁,历史上被西方话剧青睐的国内戏剧有好些。

《红楼梦》当年的版本,一样在欧西国家畅销,就更不用说东南那些临近的国家了。

根据历史记载,在本国、高丽国等尊崇中方文化的国家内,《红楼梦》引起过现象级的追读。

只是好景不长,国内从雍正十年的时候开始把《红楼梦》列为禁书,长期以来史学界的说法都是“

这本书映射了夺嫡之争对雍正帝是多有贬毁的。”

然而就在今年春天,

曹家直系后人修缮祖坟,

在墓碑前面的石板下发现了一本曹公的亲笔小记。

之所以不称为日记,是因为曹公的记写很随意,虽然本子被虫子咬烂了一部分,但根据残留的内容看,这是隔很长时间才会记一下的东西。

经过考古学家们漫长的修复,终于有几页差不多算是复原了内容。

正因为这些内容,全民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红楼热”。

就在修复的第二张内容中,记录的是曹公青年时期在街上偶遇又一次准备出海的辰亲王,这也印证了康熙六十一年末辰亲王因父丧心痛远离故国再次西行的官方记载。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曹公在小记中对辰亲王容貌和气质的描绘,竟然与《红楼梦》中让人惋惜心疼万分的林妹妹有百分之八十的高度吻合。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曹公笔下的林妹妹,有相当-部分程度的可能是以辰亲王为原型而创作的。

只可惜林妹妹的结局不是那么完美。

史学家文学家们都在讨论,《红楼梦》之所以百余年都被当作禁书,是不是因为这个。

不用翻看野史,只看正史大家都知道,雍正帝对他这位自小将他带在身边的长兄,是如何的尊重与敬爱。

如果在当年,曹公以辰亲王为原型创作出林妹妹这一经典人物的相关话语传出一点,或者他这本小记被外人看到过,传到雍正帝耳朵里,他一定不会允许当时的民众肆意讨论。

禁了《红楼梦》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