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转瞬之间,四族已得其三!【8000字求月票求订阅】(2 / 6)

说道。

“自从得了文若贤侄的信后,老朽便带着人,从长社一路赶来此地,迄今为止,已经等了将军好几日了。”

“如今既然见得将军当面,有些事就不必遮掩,有话我也就直说了。”

说到这里。

钟迪稍微顿了顿。

接着意味深长的继续说了起来。

“将军此来颍阴县,目的可谓十分明确,但凡有识之士,都已看出您不满足于,对颖川郡的辖制流于表面,而是想要彻底将其掌控。”

“将军久负盛名于外,老夫对于将军的这个想法,倒也并无异议之处。”

“只是颍川士族之间,不敢说同气连枝,但最起码相互扶持,所以倘若将军没有能说服我的缘由,老夫很难给您一个明确的承诺。”

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通过这样一番自我陈述。

曹昂也弄明白了,钟迪为什么主动上门来拜访,而并非坐等自己前去。

这是在给自己面子的同时。

又委婉的表明态度。

只能说,果然不愧是老狐狸,尺度拿捏的可谓恰如其分。

……

面对钟迪如此直白的言语。

曹昂在略微思索一阵后。

缓缓的说出了一件事。

“我曹家眼下带甲五万,兵多将广,雄踞近两州之地。”

“在逐走了袁术,平定豫州一带后,我曹家不日便会重启讨伐董卓之事,届时由我曹昂亲自领兵西进。”

“诛灭董贼,光复汉室,将被其挟持的文武公卿,一并解救出来!”

“如此,公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

原本还半眯着眼睛,作悠哉悠哉状的钟迪,刹那间便表现出剧烈的反应。

“唰”的一声抬起头来。

双眼瞪的老大,直勾勾的凝视着曹昂,眼眶中仿佛有流光溢出。

若是仔细观察的话。

便可见钟迪那捏着拐杖的右手,在隐隐发力,以至于指关节都有些发白,干瘦的手指变得越发狰狞。

“将军此言,可是当真?!”

曹昂毫不迟疑的重重点头。

斩钉截铁的说道:“此乃我曹家的作战方略,我父亲曹操亦知晓之,最晚在平定兖州周边之后便会施行!”

……

“笃笃!”

钟迪的拐杖在地上猛敲了两下。

接着这个年近六十的老人,那苍老干涩的声音中,却难得带上一丝激动。

“我儿钟繇钟元常,眼下正在长安为官,身受董贼胁迫,老夫是日夜为其担忧,生怕其遭受性命之危。”

“除他之外,长安尚有诸多钟氏子弟,将军若是能信守此言,率兵攻灭董贼,将元常及其余子弟解救出来。”

“老夫愿代表整个钟氏,尊奉将军为主,支持您的一切决定!”

说了这些,尚且未完。

钟迪接着又指了指县衙的方向。

而后毫不犹豫的表态。

“待会儿晚宴之时,无论其他三家是个什么想法,钟家都会支持您,愿为将军掌控颍川尽绵薄之力!”

直接从态度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就差没有当场奉曹昂为主了。

之所以能做到这个地步。

除了钟繇是钟迪的亲生儿子之外。

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眼下整个钟家中青年一代,能够挑大梁的,此刻都在长安城。

偏偏最近得到消息,说长安城那边颇有些动荡不安。

一旦族中子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偌大的家族将会陷入青黄不接,新生代力量断绝的尴尬境地。

因此曹昂将战略计划摆上台面后。

钟迪才会激动到无以复加。

甭管曹昂能不能办到此事,只要他有这样的心,有这样的想法。

那都是一条解救亲儿,以及钟家其余子弟的大好渠道。

这个地方一拿捏。

钟迪又岂有别的选择呢?

…………

钟迪走了。

在与曹昂立下约定之后。

便拄着拐棍,被搀扶着离开了。

望着老同志远去的背影,曹昂嘴角不由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莫测的笑容。

其实在从荀攸的嘴巴里,了解到关于钟家的情况之后,曹昂就想到了通过这个法子,来进行突破。

毕竟一旦将家族子弟解救出来,就意味着能够迅速恢复元气。

而作为家族优秀子弟的代表,也就是钟繇,能够迅速扛起家族大梁,这对一个成熟的世家而言,无比重要。

如此一番思绪过后。

曹昂将念头收拢。

复又看向荀攸。

“公达,按照你所说的,陈家在难易程度上排第二,是否如此?”

在荀攸点头给出回应后。

曹昂抬起手,便向前一推。

“打铁还需趁热,钟家已经折服,此时合该一鼓作气。”

“走,且随我拜会陈公!”

……

陈公就是陈纪。

说这个名字或许不熟悉,但如果论起他的字“元方”,想必不少人就耳熟能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