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后妈”导演组(2 / 6)

择日走红 宋不留春 4821 字 1个月前

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

江印出版社也不可能真的把重要的、关键的工作交给他们来做。

目前很多渠道的订货单已经过来了。陆严河也是第一次知道,目前《跳起来》实体书的订货量已经突破了三万册。

这是一个超乎了之前预期的数字。

毕竟现在都还没有正式上市,各大渠道的订购量超出预期,说明市场反应比他们预期的要更好。

这让《跳起来》还没有正式上市,就开始了加印。

江印出版社给《跳起来》的首印量定在四万五千册,现在又加印一万五千册,总共达到了六万册。

陆严河还很诧异,问许小茵:“其实现在这本书也还没有开始正式销售,虽然市场反应很好,为什么不等到正式上市,第一批印的书卖得差不多了再加印呢?这个时候加印,万一最后没有卖出去,不是压在手里,赔本了吗?”

许小茵笑着解释:“出版社就是干这个活,要提前判断市场,要是等市场告诉你要加印了,你再加印,从下印厂印刷,到发到各个地方的经销商,再发到各个书店,早就错过了这一波行情了,你这个星期想要买一本书,结果书店告诉你没有货了,十天后书店到货了,你未必还记得想要买这本书,卖得好的时候不提供充足的货量,这将成为出版社的严重失误。”

陆严河点点头,明白了。

他们三个人今天的任务,就是去印厂,成为一名流水线工人。

第一个任务,装书签,要将三千份书签装到三千本书中,然后装箱。

第二个任务,负责联系今天来取货的经销商、渠道商,将装有不同的周边的书籍分批转递到对应的经销商、渠道商手上。

现在出版一本书,会搭配很多的周边礼物,书签只是其中一种。

听到这两个任务的时候,宋林欣还松了口气,说:“听上去很简单啊。”

但真正开始做起来,却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三千本书,一本一本地翻开,然后装书。

三个人各自装到第一百本的时候,手腕就已经酸了。

“好累。”宋林欣连连摇头,“我们休息一下吧。”

几个人点头。

休息的时候,秦智白就好奇地问陆严河:“你怎么会突然想要做这样一本书?你是想要当作家吗?”

陆严河赶紧摇头,“我还没有那个才华和能力,我就是跟同学一起做这件事,因为都很喜欢看杂志,一开始是想要做成杂志的,但是后面就变成了这样的主题书。”

秦智白翻开其中一本书,先看到的就是目录。

“江玉倩也写了文章?!”秦智白有些惊讶。

“嗯。”陆严河笑着点头。

“你是怎么请到她写文章的?”秦智白很好奇,“我好像从来没有看到过她写文章。”

“主要是也没有这个渠道了,从前我们有很多的报刊和杂志,现在都越来越少了,主要是大家也都很少读这些了,都有手机了,不是吗?”陆严河说,“我是跟玉倩姐拍了《黄金时代》以后变熟了,就斗胆请她帮忙,没有想到她很快就答应了。”

秦智白:“所以你从想要做这本书,到把这本书做出来,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间也不算短吧。”

“可你才高中毕业。”秦智白看向陆严河的眼神都变了,说,“你很厉害。”

如果是李治百在这个时候跟他说“你很厉害”四个字,陆严河会直接回以“去你的”三个字,但说这四个字的是秦智白,后者一向不怎么说话,这么一本正经地夸他,他还真不能插科打诨地销释掉被人当面夸奖的那种尴尬感。

陆严河说:“希望这本书能够一直做下去,到时候也请你们多多帮忙宣传啊。”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宋林欣说,“这可是我第一次正式发表文章呢,我从前还给杂志投过稿,不过都石沉大海了。”

“你的语文成绩应该很好吧?你的文章一看就是语文成绩很好的那种学生。”

“还可以吧。”宋林欣说,“主要是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音乐了,很早就明确了我以后要学音乐,所以在文化课上花的时间很少。”

大家正聊着天,忽然,这个时候,许小茵提醒:“提醒大家一下,你们现在加起来才完成了两百七十二本,还有两千七百多本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可是要在早上十一点之前完成的,这三千本书约好了十一点半来取走。”

“啊——”宋林欣惊叫一声,“那我们只有两个小时了,得加快速度了,怎么办?我觉得我们完不成了。”

秦智白说:“我们赶紧开始吧。”

“要不我们分工吧。”陆严河说,“是不是我们三个人分工会快很多,一个人负责翻书,一个人负责放书签,一个人负责装箱,每十分钟轮换一下,这样是不是效率能够高很多?”

“这样试试吧。”

三个人马上按照分工开始行动。

之前翻书、放书签、装箱,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三个人同时干,现在成了流水线,速度不知道有没有快很多,但是却轻松了很多。

-

“思琦,你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