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汉景帝?大汉棋圣!(2 / 3)

“他砸死的是谁?朕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个人,不能让启儿重蹈覆辙。”

“恐怕你是保护不了,因为他就是吴王刘濞的世子刘贤。”崔远又给刘恒崩溃的内心上药,让他更加崩溃。

“刘贤??怎么会是他?”刘恒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刘濞可是他堂弟,自己的儿子竟然为了不输棋,而用棋盘把他的儿子给砸死了!

刘邦也觉得自己的心脏一抽,没想到自己这个侄子的命运如此凄惨,儿子居然会因为下棋而丢掉性命。

这都是什么荒诞现实,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崔神仙你可记得相关的描述?”

刘恒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好好询问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崔远没有隐瞒的解释道:“这件事情说起来的话,也算是一个意外。”

“刘启初为太子的时候,吴王刘濞的世子刘贤入京拜见,陪伴刘启喝酒下六博棋。”

“因为刘贤的师傅都是楚人,从而使他养成轻佻、剽悍的个性,平时又很骄矜。”

“所以与刘启博弈时,为棋路相争,态度也十分不恭敬。”

“年少气盛的刘启在激动之下,就拿起棋盘打刘贤,不料一个不留神直接就把他打死了。”

“你知道事情后十分无奈,只能派人将其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但从此刘濞彻底怨恨上了刘启。”

这段历史崔远记得很清楚,因为太有戏剧性了。

堂堂太子,竟然会因为下个棋而把人给砸死。

虽然按照历史记载,是刘贤主动挑事,但是就算对面再怎么轻佻,也没有动手。

刘恒无力瘫坐,一个没注意撞到了桌面上的公物也不在意。

这一刻,他已经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自己的太子砸死了自己弟弟的世子。

这都算是什么狗血情况!

“哎~”

刘恒叹息,单手抚着额头,只觉得自己的脑袋一个头两个大。

“刘启怎么会做这种事情?他明明平时很乖巧听话的啊!”

“为什么?为什么啊!”

刘恒想不明白,刘启在自己的面前明明很尊师重道,不然自己也不会立他为太子,而且还有诸多明师辅佐。

不说是贤明如同尧舜,至少也是一个正常人,为何刘启还会如此行事?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陛下你应该要比任何人都清楚。”

“毕竟,这是你的职责。”

崔远提醒,并上前帮助刘启捡起来掉落到地上的政务。

“朕清楚?”

刘恒一愣,随即脸色变得很难看:“你的意思是,启儿这是想要……削藩?”

听到这个词语,一旁的嬴政还在吃着瓜,刘邦却有些坐不住了。

“崔远,难道……难道这是七王之乱?”

“我做了那么多,难道都没用吗?”

刘邦很激动,他想起了当初崔远给自己的纸条,上面就记载了就是这一场叛乱。

为了能够阻止它,防止手足相残,刘邦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削减诸侯们的封地,保持大汉朝廷碾压性实力。

甚至还在崔远的帮助下,劝说吕后放弃打压诸多诸侯王,放弃让刘盈当皇帝。

但是这些改变,都没有能够阻止叛乱的发生吗?

“高祖陛下不必激动,你的措施,肯定是有用的。”

“不然的话,刘盈也不会到现在还活着。”

“我所说的,只是原本历史线上刘启的选择。”

崔远提醒,这才让刘邦放松下来。

他又看向脸色阴沉的刘恒,接着道:“这只是一个后世人所作出的猜测,认为刘启作为有名的治世明君,不会昏庸到如此地步,下个棋而已就把人活活砸死。”

“所以猜测他是想要削藩,所以用此举主动挑起吴王刘濞的仇恨,引诱他主动造反。”

崔远说着后世流传的说法,但刘恒的脸色依旧还是十分难看。

归根到底,这只是一个没有记录在史书上的猜测。

可刘启下棋杀刘贤的事情,确是实打实记录在史书之中。

“等朕有空,朕一定要好好管教这个逆子。”

必须要给这个臭小子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不过父亲,你刚才说的什么七王之乱又是怎么回事?”

刘启皱眉询问:“当今天下明明已经没有异姓诸侯王,全是刘家诸侯王,怎么会爆发什么七王之乱?”

刘邦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好在关键时刻,还是崔远出马,替他将七王之乱的故事讲出来。

“这个事情其实挺简单的,相信陛下也能理解。”

“权利是这和个世界上最致命的毒药,在它的面前,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是不堪一击。”

“就比如你的父亲,为了维护大汉江山,让刘盈登基,还不是将老兄弟们一个个处死?”

听到这里,刘邦面色涨红,但却反驳不了一个字。

这件事,的确是他的不对!

“同样的道理。”

“假如陛下你英年早逝,只活到四十多岁